当前位置: 主页 > 争鸣评论 > 艺海拾贝 >

师情似海 师恩如山



2016-03-16来源:江苏省国画院

黄鸿仪

1958年我从遥远的闽南来南京,在南京艺专学美术,中专毕业后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深造,良师精心教导,七年笔墨苦练终以优秀成绩大学毕业,分配在江苏省文化部门从事美术创作工作。转眼间竟有五十五年了,今日我已两鬓染霜,病魔缠身,人老恰似河流将入海时处于平缓宁静的状态,往日多少悲欢都随时间洗淘而沉潜在生命河道深处或消失在茫茫的时空中。但却有一些刻骨铭心的人与事是终生难忘,那就是扶携、培养自己的老师的恩情。古人有“古之学者必有师”、“民有师尊国有光”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回首五十多年艺术生涯,每一点艺术创作的成果皆是老师辛勤教导的结晶,细细思量我的老师广义有(一)人师、(二)传统经典画作、(三)自然为师三个方面。古圣人曰:“经书易得,人师难求。”我从幼年入小学到大学毕业受到多位老师的关爱与教导,使我获得较全面的知识。诚然一位合格的“人师难求”,而一位培养艺术家的导师就更加难求了。由于我自幼酷爱绘画,深受小学、中学美术老师的鼓励、引导,画兴更浓。考入美术院校后在良师辛勤教导下,系统地进行美术基本功训练,从而较全面地掌握美术创作规律。参加工作后又得到许多画家帮助指导,尤其是调入省画院后,我把画院当成大学时代后的又一大课堂,院内画家都是我可学习的老师。另一个“老师”是历代传世的绘画珍品,如《朝元仙仗图》、《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等,我对其作者进行研究、对画卷认真细详揣摩、赏析、摩习;还远赴敦煌莫高窟、山西永乐宫等绘画艺术宝库、考察、临摹、比对、研探中国绘画传统表现技巧,吸取民族绘画传统精华。另一方面,我以“自然为师”,力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道路,克服身体多病的困难,千里迢迢赴四川西部藏羌地区、西双版纳、闽南侨乡、浙东苏南等地深入自然天地与民众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半个世纪以来我的中国画创作笔下的作品与撰写大量中国画学术论文、评论文章无不是“老师”教导、熏染、润泽取得的。虽然岁月流逝、往事渐渺,忆起人师教我执笔作画时那专注地眼神,蕴含着“眷眷爱生心,殷殷期望意”,老师“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为红烛照人寰”崇高精神永远烙印在我脑海中。“食其果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生感念老师引导教育之恩,“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故中华民族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代代相传的尊师传统,我们应努力地继承发扬这个优秀民族传统。如今我已是七十开外老人,深感人生年老如残烛,越烧越短,忆往事更觉“师情似海、师恩如山”,乘尚能思,能写时把老师许多真知灼见的教导与启牖指点记录下来,让更多美术爱好者分享这些珍贵的师教精粹。

方毅是一位擅写颜真卿书体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朴雅厚重、结体严谨、天真多姿、常有大幅长篇力作、呈现出收放自如、刚正大气的气象。虽任国务院副总理高位却平易近人,没有半点官架子。1989年11月4日我在厦门画院见到他,他那平民般穿戴,和蔼可亲的风度,我竟大胆地为他书写一幅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的行书作品,尽管我的水平有限,他笑纳并亲切地对我说:“书法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一种境界,要写好字必须追求取精用宏、自然天成的境界⋯⋯”寥寥数语使我对“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书法艺术有更深认识与领悟。

中国美协、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古元于1985年11月应邀到华侨大学举办“古元画展”并为师生讲学,做了“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的讲座,受到各界人士好评。当时我兼任华侨大学艺术系副主任,由我陪同六十六岁的古元赴厦门、集美、泉州参观闽南山川名胜,为照顾好老人,我每到一地总预先定好设备较好的宾馆,但他坚持不住宾馆要住简洁的招待所,还说:“出门有这样居处很好了,不必讲究。”他自叙:“最爱画骆驼,不论版画、水彩,我画了不少骆驼!我喜欢它那一种忠诚执著的自我牺牲的精神——吃的是骆驼草,走的是荒沙戈壁,却肩负沉重的使命,从无怨言,从不停息⋯⋯”他在一幅木刻作品《骆驼赞》题:“负重任劳,取之甚少,予之甚多,不管严寒风暴,总是昂着头迈着坚实的步子前进。”早在1942年徐悲鸿曾撰文称赞二十三岁的古元是“中国艺术界中一卓绝之天才”,是中国新版画界一“巨星”,他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讴歌人民英雄的精品力作,却保持朴实真诚,平易近人的作风,不管名望多高、官职多大,他总是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兵,毫无“官架子”、“大画家”的矫饰与高傲,不苛求于社会、不苛求于人民。所以,他画笔、刻刀下一幅幅颂赞骆驼精神的作品正是表现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是他美好精神境界、高尚情操的表露。多日日夜相处,他对我言传身教,他说:“画家应自觉地走入百姓生活、多接触民众,多观察民风民俗、多传达百姓的心声,才能出好的作品⋯⋯”临别时为对我鼓励,特地赠送给我一幅《骆驼颂》木刻作品和一件写着“疾风知劲草”的书法作品。古元为人正直,谦逊严谨,朴素无华的严师风范是我做人治学的楷模。

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艺通古今、学贯中西,一代绘画大师刘海粟是我求读的南京艺术学院前身上海美专老校长,又是华东艺专校长与南京艺术学院名誉院长。1989年夏初出国赴德国、美国等地举办画展与艺术交流活动,至1993年秋到香港。1993年12月1日我在香港遇到刘海粟老校长,他闻知我是南艺毕业生又是江苏省国画院画家后格外亲切,关切地问起谢海燕、亚明等一些江苏老画家的近况,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弘扬中国艺术,只有靠自己(中国画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他们的先辈创造了怎样光辉灿烂的文化,都不应该躺在这辉煌上面沾沾自喜,睡懒觉。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面,取其精华,去除糟粕,不断开拓创造出更新更美的艺术⋯⋯任何事物停止发展,它的生命也就终止,艺术停止更新发展,艺术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了。”“艺术家、作家、画家都应该是勇士才行,要敢于鞭笞假丑恶,颂扬真善美。”“师自然,还要胜自然,艺术生命在创新⋯⋯我活到九十岁时才感悟自己学问不够,愈懂愈难,浮生有限学海无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慈祥地开导我:“画能言。”“书画凭气,好画气势磅礴、高远壮阔,不用言说一看便知优劣,必无俗气。”“任何不朽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哟!”刘校长金玉良言的教导让我铭之肺腑,成为我终身难忘的座右铭。

艺以德成、德高艺厚的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不论在艺术上、人格上、治学方面对画界对学生都有深刻地影响。1986年10月我赴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参加研讨会,有幸拜见李可染先生,他情深意切对我们说:“要做一个真正的画家必须具备‘五德’,即高品德、知谦虚、走正道、识方法、强毅力。”这“学艺五德”是李可染一生艺术生涯所总结出来的为人治艺道德行为准则。他兀兀穷年、孜孜终日,身体力好地依照“五德”准则苦修,终成正果,其“人品”、“画品”逐渐升华到纯净、高尚、完美的境界,而成为20世纪中国画的一座丰碑。李可染老师关于“学艺五德”的教诲牢记在我心中,成为我悟道修炼力行的信条与追求的目标。

中国画大家叶浅予擅速写,以生动准确线条立形、开创中国画舞蹈人物画艺术形式,长期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培养的许多学生都成长为国画界领军画家,堪称桃李满天下。1986年10月我赴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办事并拜访叶老。他闻知我在南艺求读时是他长子叶善禄的学生很高兴并给我许多有益教导,他说:“你是画国画的,要养成敢于用毛笔直接对物速写、写生习惯,培养敏锐观察力与驾驭毛笔控制水墨渗化的能力,对人物画创作有很大好处⋯⋯”我依照叶老师教导应用在创作实践中,用毛笔采集创作素材(对物速写),从中领会墨华、用笔变化无穷的艺术效果,受益匪浅。

我读初中时就听老师介绍集美中学老校友黄永玉是位蜚声中外的画家,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我爱画画,觉得有这样学长、校友值得视之为偶像,稚气未脱的我常发奇想有朝一日若能向他学画就好了。1993年12月初在香港一个画展上我终于见到黄永玉先生,我说我也是集美中学毕业的早就知道您的大名了,现是江苏省国画院画家。黄永玉先生高兴地说:“解放前我也在集美中学读书,我们是校友⋯⋯”于是对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希望我为母校争光。

“新金陵画派”脊柱亚明先生以其出类拔萃的艺术才华、独步不群的艺术见解、鲜明奇特的艺术风格、多变常新的艺术作品享誉海内外画坛。1963年春亚明老师带领我与几位南艺国画专业学生赴宜兴分水墩农村“三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农村生活,采风与搜集创作素材。他深入浅出、淳淳善诱讲授传统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谕,阐明中国画艺术美源于客观自然,自然美在迹化为艺术美之前画家必须“师造化”投身自然,通过对客观自然观察、体验、感受、认识,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神与物游、托情寓意⋯⋯如此,经过画家主观精神的熔铸与精心酿造,使现实中客观物象的形神与画家情思有机统一而产生作品的艺术形象。此过程最重要是“中得心源”,必须融入画家的“情”和“意”、理想和憧憬,才能锤炼出使人回肠荡气的艺术情象、意象。画家从自然中触景生情形成“心象”,要善于联想营构、举一反三、移花接木⋯⋯也就是“迁想妙得”,使“心象”迹化为可视艺术形象。他言传身教地讲述他的创作经验、体会。例如有一次他到渔村采风,见到一群渔家姑娘辛勤织渔网很入画,他发现生活中的“美”,如何表现呢?他偶然见到了一个外形很好看的瓷瓶,感受到视觉形式美,他联想到用瓷瓶外形的美来描绘悬挂树梢的渔网,配以美丽朴素的渔家女,便产生描绘渔家美好生活瞬间的佳构《海滨生涯》。另一幅国画作品《上学》,画上出现一群活泼可爱的山村学童背着书包在清溪小涧露出水面石块蹦蹦跳跳跨越穿行,近景一丛青翠箭竹,活泼的儿童与碧绿的嫩竹象征着生气勃勃的活力与希望,好一幅蕴含深邃的画作。亚明意味深长地说:此画源自他一次穿行乡间小道,偶然看见几只小松鼠在溪涧碎石上跳来跳去,这生动瞬间引发他联想到山村学童早晨上学时走过清溪时的活泼形象,便由此联想生发立意酿成这幅意境清新、主题鲜明的画卷。他用自己从目见自然真相产生联想,而塑造抒情达性的艺术意象巧得佳构的创作经验生动地阐明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规律中“迁想妙得”画理在中国画创作实践中重要作用。这些教导对我有很大启迪并应用到深入生活、创作实践中:有一日我从田间劳动归途看到一户农家窗口摆着几只大碗,碗里栽着秧苗⋯⋯顿时我心头一亮,细思这岂不是表现农村普及科学实验的好素材吗!于是我画了很多速写、绘出许多构想草图,经过反复构思、不断“迁想”,终于以《新苗》为题定稿,画中出现三位戴红领巾的可爱村童趴在窗口往屋内凝视,看桌上许多青花大碗培育着品种不同秧苗、每碗都插有温度计,屋子上方挂着一串串丰收麦穗,座椅搁着主人外衣,口袋露出笔记本⋯⋯给人觉得全画构思巧妙、创意新颖,恰到好处地反映农村普及科学实验的现象与当时的时代精神。亚明老师对我从生活中发现素材、“迁想”而“妙得”的“新苗”表示肯定,并帮助我解决若干笔墨表现难题。《新苗》问世是亚明老师辛勤认真教导的成果,此画立即被全国多家刊报登出并被选送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老画家钱松喦在《文汇报》上撰文评价。当《新苗》被《儿童时代》印作封面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配了长诗:“你来瞧,我来瞧,窗子前面真热闹。一碗、两碗、三四碗⋯⋯碗碗里面出新苗。/风儿轻轻吹,苗儿摇啊摇,各色品种全都有,迎着阳光长得好。/苗儿是谁种?一猜就猜着,队长是个“种子迷”,村里村外都知道。/农业中学毕了业,种田爱把实验搞,稻子翻金浪,麦子产量高,社员夸:他是能文能武的好队长。他爱说:我是公社一支小青苗。”(见24页插图)亚明老师在50年代画界否定中国画虚无主义泛滥时就公开提出:“中国新时代的绘画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民族土壤⋯⋯”他对中国画艺术本质有独自精辟透彻的理解与领悟,主张中国画“节律意象说”、“有规律,无定法”和“读书、写画、听雨、饮茶、种瓜、观云⋯⋯”这些人生见解与艺术观点对我数十年艺术求索、笔墨生涯有很深的影响。他曾深情地给我这个学生书写“无须扬鞭自奋蹄”条幅,对我寄予期望与关怀,我把老师的寄语作为鞭策、视为奋发向上的座右铭。

品清如玉,画逸似仙,学养渊博的谢海燕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国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其笔下画作“深邃典雅”、“别有玄旷”。他一生立志培育画界英才,辛勤地从事美术教育六十多年,始终心牵学校,情系师生,爱生之心严似父、慈如母,几乎每位学生都曾受到他的关心呵护,毕业时都依依不舍带着感激之情走向四方。我在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深造时,谢老是主管我们的美术系主任,他对我非常关心和爱护,每年寒暑假我因家在遥远福建又无返家盘缠,孤单地留在学校,谢海燕及夫人张嘉言有时会请我到他们家玩或过节,使我感到师情温暖。谢老师还会给我讲些画论画理,他说中国画中“以有画无”是重要艺术表现手法,如齐白石笔下的《蛙声千里出山泉》,泼墨山石间流出一股山泉,顺流而下的几只小蝌蚪引发观画者的想象,联想到难以表现的“蛙声”;他笔下的《虾》虽没有画水,却使观赏者感到虾活龙活现在透明水中游动⋯⋯后来我欣赏谢老作品《金鱼睡莲》画上两朵洁白睡莲在碧翠如玉的叶片衬托下非常美丽,绿色叶片下五条金鱼游动美妙舞姿,动静相生构成宁静清雅的意境,谢老虽没有画水,流畅长弧线画出金鱼在水中轻盈动态,观画者却能目视直接感到透明清凉的“水”的存在。有一次谢老师开导我讲解艺术表现中“速”“熟”“俗”的关联。书画用笔之“速”既能体现作者果敢、熟练、放胆和具敏锐观察力、反应能力的特点,但也会产生滑、浮、轻、薄、飘、流的不足或作品存在惰性化、概念化、表面化的弊病、而滑入“俗”的层次。为此作画写字过度快速、熟练必须追求“熟后生”,勇于克服创作或挥毫时习惯惰性、勇于排脱、否定自己熟悉的一套艺术表现的套路、艰辛地探索、寻觅新的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方法、才能创作出崭新、高雅的作品、他还说中国画作品要有“趣”“物趣”形似、“人趣”生动、“天趣”自然天成、得“天趣”最难。这些教导让我在艺术求索“过程”中受益匪浅。1964年中央文化部组织高等艺术院校优秀作品出国展览,我精心创作的《归》中国画作品,画上一群意气风发的姑苏女从满载丰收果实船上挑起一担担麦穗回场,她们的歌声在夕阳、晚风中飘荡,构成了“无数英雄下夕烟”的美妙意境。由于我思虑不周,把画上夕阳涂得太红,其色艳喧宾夺主,对此我急如“热锅上的蚂蚁”束手无策⋯⋯正好谢老来视察我们创作进度,他不慌不忙提起吸满清水的笔一遍一遍洗去那刺眼的红色,不知洗了多少遍终于使夕阳色彩与其他形象构成一幅和谐图画,挽救了这幅作品。谢海燕老师这种从容不迫、急而不乱的作画态度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的榜样。

写意花鸟画大家陈大羽其笔下写意花鸟作品构图充实、气势磅礴,近赏笔墨精妙,远观气势非凡,巧妙运用黑白对比、粗细对比、色彩对比以产生强烈的艺术视觉效果,这一切皆来自以“写”为魂。他作画强调“意在笔先”、“立意”既定,便大胆落笔,洒然落墨,挥写自如,兔起鶻落,气运笔随,机起所行,触类赋象,下笔无悔,一笔定终身,故有竞蛇走马、壮士扛鼎的气势。笔线高简而准确,爽畅又稳重,用笔施色处处见笔,皆蕴藏着深厚书法功力和金石功夫,运墨赋色很好地吸取民间美术鲜明浓艳特色⋯⋯所以陈大羽老师是当代中国画坛写意花鸟界出类拔萃的大家,他长期在高校任教,桃李满天下,堪称是一个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我于1961年至1965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学画,当时陈大羽老师是国画教研组组长,又主教我们写意花鸟课,上课时他频频挥毫,教我们在难以驾驭的宣纸上用笔、用墨、施色,鼓励我们放胆落笔、细心收拾,还把他的作品让我们临摹。讲解写意画须以“写”为魂,以简概括繁,追求“物色尽而情有余”的艺术效果。他对学生爱心似火、德才兼教、爱才若渴。有一次我认真创作一幅画,自知书法不过硬而不敢在画上题款,拜求大羽师题字,大羽老师一面题写一面对我开导说:“万事开头难,不要怕写不好题款,先要敢写,一次又一次地写,就会由写不好到题得好⋯⋯”老师的启导,使我从此认真地练字,终于不负老师的期望。我大学毕业后十多年没机会从事中国画创作,笔墨生疏,学业荒废,一度想放弃中国画艺术探求。大羽老师一再对我敦促、鼓励、希望我不要疏远中国画,应为民族绘画发展出力。大羽老师的启牖指点,使我决心重操笔墨,终于取得一定成果。1977年春我陪同大羽老师在庐山一个多月写生,已是六十五岁高龄的大羽老师坚持要登山路险阻的五老峰(当时五老峰还没开发,几乎没有路),他说这次若不上,以后更没机会了。于是我同老师清早就带着馒头和饮用水上路,我搀扶着他因肥胖行动不便的身体,一步步艰难登攀,至正午才到达山顶,他汗如雨下却高兴地大喊着:“五老峰我来了!”1990年应厦门旅游部门邀请我又陪大羽老师赴厦门进行艺术交流,此间我见他口袋里带着理论、诗词的书,一有空就认真地阅看或吟诵,天刚亮他就临桌挥写⋯⋯他身为资深老教授还如此用功,这种不畏艰险与惜时如金勤奋好学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动并视为终生学习的榜样,鞭策与影响着我下半生的艺术生涯。

回首我走过的人生与艺术求索的历程,从小学、中学、专科到大学各个时期凡给我上课的老师都曾教授给我许多知识,也给予我许多关心、爱护、扶持,培养我成长。唐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些老师都有一颗如诗中描写的慈母般的爱心:如我在南艺求读时四季都赤脚,同学逗趣给我取名“赤脚大仙”,系领导孙瑜老师取了许多鞋子要给我穿⋯⋯七十多岁老教授俞剑华给我们上中国画论课就如老爷爷给小孙子讲故事一样。有一次他布置一页作业,我作业交上去后他竟用蝇头小楷批改了整整四页,其精心教导之心,怎不令我感动、感激。1966年“文革”初期,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文化局系统工作不久,文化系统观点对立两派斗争激烈,发生武斗。杨培钊老师不顾我已毕业离开学校仍挂心我的安全,三更半夜从老远地方赶到我的住处,见我平安无事才放心回去。1986年我赴香港参加在中文大学召开的研讨会,遇到大学求读时的陈德曦老师,他格外高兴,他是我的班主任,深知我专业方面优缺点,特地选购一本能补我之短的精美画册赠送给我并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丙寅年鸿仪访港,憾未能畅叙,临别匆匆赠此聊以纪念。”殷切之心我铭记心中。往事如烟消失在岁月流逝长河中,唯有这些老师的情与爱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为此,我撰写这篇文章。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黄鸿仪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21-03-02 13:03
上一篇:画途履痕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