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9来源:江苏省国画院 |
黄鸿仪
岁月匆匆,如流水,似飞云,拉开记忆的帘幕,往事历历在目。1942年我生于闽南濒海的乡镇,自幼看惯大海的云起云飞、潮涨潮落,还有一艘艘画着五颜六色纹样的大帆船。我爱画画,小手拿着红瓦片在石灰墙上涂画了许许多多大帆船,引来了大人的呵斥,偶尔也被人夸赞几句。小学时老师要我画抗美援朝的宣传漫画贴在校门口,驻足观看的人很多,一种满足感促使我画兴更加浓厚。我特别爱看“小人书”,新华书店店员叔叔允许我随意翻阅连环画,条件是为书店写新书广告,既让我在观看连环画中逐步对绘画知识有所了解,加深对绘画的爱好,又使我练就了一手写美术字的本领。
1955年我考取爱国侨领陈嘉庚创办的集美中学,刚十三岁的我离家到百里远的集美求学。集美北靠天马山,山峦翠色如屏,东濒临蔚蓝大海,波光水影瞬息万变,集美学校校园一座座龙脊凤檐、红墙绿瓦的校舍整齐美观,还有建筑瑰丽的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音乐亭⋯.那波光潋滟的游泳池与可泛舟的内湖,尤其嵌在蓝缎般海面的鰲园更是美不胜收。山似画、水似画、校园似画,我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读书,学识日增,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校主陈嘉庚倡导的“诚毅”校训我牢记心间:“诚”者,以生命奉献、无怨无悔;“毅”者,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诚毅”精神指引着我在人生与艺术航程扬起远航的风帆。学校设有宽敞明亮、教具齐全的美术教室。有画艺不凡、教学有方的美术教师陈礼义、曾良奎,在老师悉心教导下,我如鱼得水画艺精进,画作常为授课示范,或选送厦门市美展参加展出。更令我神往的是藏有大量中外美术书刊的集美图书馆,是我观赏美术作品、借阅美术书刊、吸取广博知识、拓展艺术视野的第二课堂。总之,集美中学是我艺术生命的摇篮,为我尔后登上艺术征程备足行装。
1958年我考入千里之外的南京艺术学院附中美术班学艺。当时正处于大跃进热潮,学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推行勤工俭学,一周在校内上课习画、一周到工矿企业参加劳动。我们曾在数九寒天在沪宁双轨工地、在南京汽车制造厂工地做重体力劳动。当时我深感学画时间宝贵,于是争分夺秒地磨练绘画基本功,素描、水彩、国画、图案、创作等门门功课成绩优秀,更爱到现实生活中去画速写,画稿盈箧。曾参加多处十来米长反映工农业大跃进的壁画创作工程。为省出版社创作学习毛泽东思想、大办农业的宣传画、插图、连环画并出版,有效地配合社会中心运动的宣传,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每星期日我受学校委派到南京市少年儿童业余艺术学校向十五岁以下儿童授艺,并辅导他们集体创作一幅长达十米的国画作品《在大跃进中的红领巾》,生动地描绘在大跃进年代中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此画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六一”儿童画展并参加在印度举办的国际儿童画展。我还多次被校方委派参加省市工农业大跃进、南京军区大跃进之类展览会的美术陈列工作⋯.这些社会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我的艺术表现水平,也提升了我的社会工作能力,为日后步入社会用画笔服务大众准备好条件。附中临毕业时听了国画大师潘天寿讲授“中国画特点”,一堂课使我爱上了中国画。
1961年我如愿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深造,在谢海燕、俞剑华、陈大羽、李长白、沈涛等名师辛勤教导下,系统地研习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种种中国画表现技法,掌握写意、兼工带写、工笔画艺术表现语言特点,笔墨功夫有明显长进,对中国画理论也有较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如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迁想妙得”就是在创作实践中得到理解和深切的体悟:1963年由亚明教授带领我们在宜兴分水墩与农民“三同”体验生活,一次,我看到一户农家窗口摆着几只大碗,碗里栽着秧苗⋯.我心头一亮,心想,这岂不是反映农村普及科学实验的好素材吗?于是画了许多速写,经过迁想与反复构思,创作出国画《新苗》(见24页插图),画中三位戴红领巾的可爱孩童趴在窗口往屋里看,屋内上方挂着一串串丰收麦穗,桌上多只青花大碗培育着许多品种秧苗,每碗都插有温度计,椅子上搁着主人外衣,口袋里露出笔记本⋯.画面创意新颖,构思巧妙,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农村科学实验的时代精神,被全国多家报刊选登并被选送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老画家钱松喦在《文汇报》上撰文推介。不久《新苗》被《儿童时代》印作封面,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配了长诗:“你来瞧,我来瞧,窗子前面真热闹。一碗、两碗、三四碗⋯.碗碗里面出新苗。/风儿轻轻吹,苗儿摇啊摇,各色品种全都有,迎着阳光长得好。/苗儿是谁种?一猜就猜着,队长是个“种子迷”,村里村外都知道。/农业中学毕了业,种田爱把试验搞,稻子翻金浪,麦子产量高,社员夸:他是能文能武的好队长。他爱说:我是公社一支小青苗。”《新苗》的创作实践使我认识到中国画在反映现实生活时“写自然之性,亦写画者之心”的意象特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关键是“迁想妙得”,画家慧眼在客观自然中发现美,在表现自然物体时不仅描写外形,而且要表现出其内在神情,这就要靠画家内心的体会,把自己的想象迁入描绘对象内部,使对象形象浸染着作者的情思感情,此叫“迁想”;经过作者一番艰辛曲折熔铸,酿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既把握了被描绘对象的真正神情,又寄托着画家的审美理想,则可“妙得”动人的艺术形象。通过这次创作实践,使我更加重视中国画的学习与研究。1964年全校赴苏北涟水参加“社教”运动,我被工作队派去布置县社教展览馆。
1965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省文化局筹建为农民服务的幻灯制片厂,一年多创作多部宣传“农业学大寨”幻灯画稿,大量印制幻灯片在全省农村播映,在文化为农民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工作。“文革”期间单位并入省电影公司、省电影制片厂,我曾被省革委会抽调参加长江大桥接待室布置工作。1973年《江苏文艺》(原名《雨花》)复刊,我出任美术编辑,为文学作品创作大量插图。1976年春我在南京梅园新村画了一批各界人士悲痛悼念周总理的速写发表在报刊上,成为当时社会热点的真实缩影。当年秋天粉碎“四人帮”,万民欢腾,我参加游行并当场画了多幅万众同庆、热烈气氛大场面的速写,如《南京的热潮》(见79页插图)等,及时在《人民日报》与其他报刊发表,记录着百年历史最有意义的瞬间。当时政治气象与人的精神面貌一派大地回春的气息,我以激动心情创作国画《春风》(见30页插图),画面描绘江南早春时节,“吹面不寒杨柳风”,大地吹去寒意,轻风吹拂着苏州姑娘美丽面庞与艳丽头巾,她开着小拖拉机在如镜般秧田中耕耘,隆隆机声惊起群群鹭鸶⋯.春风吹醒大地,吹散人们心头郁闷,使世间充满生机。这是春天的赞歌,表达当时举国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万分欢快的心境。故此画在《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刊报发表,获得良好回声。1979年我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中国画历史悠久,有丰富的艺术传统。历观古今画家都曾认真地学习研究前人创造的艺术精华,“借古以开今。”于是我把进画院当成大学时代后的又一大课堂。画院画家都是我可学习的老师。历代留下的绘画珍品更是我的“老师”,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朝元仙仗图》、《富春山居图》等,我都对其作者深入研究,也对画卷详细揣摩、赏析、习摹。还远赴敦煌莫高窟、山西永乐宫等绘画艺术宝库考察、临摹,全面研探中国绘画传统表现技巧。另一方面,我力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之路,克服身体多病的困难,千里迢迢赴川西藏羌地区、西双版纳、闽南侨乡、苏南浙东等地区深入生活、收集创作素材,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与生活气息的作品,如《笑问客从何处来》、《橘颂》、《爱》、《彝家丰乐园》、《峡江春晓》、《春山积翠图》(见56页插图)、《郑成功台湾受降图》等,先后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并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中国画》等全国性报刊发表。1978年创作《橘颂》是有感“文革”时许多正直的干部、群众受“莫须有”罪名蒙冤受害的事实,于是我借描绘古代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爱国忧民反受奸人诬陷悲愤投江故事,表达对含冤者的深切同情。画中屈原昂首挺胸,引吭高歌《橘颂》(见34页插图),以橘树自喻“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徒,更壹志兮”,抒发他忠贞不二报效国家的壮志。婵娟抚琴伴奏,大大加强画面悲壮氛围,透过这慷慨激昂的瞬间讴歌人间正气。此画被有关部门作为礼品送给印度,并在多家报刊发表。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闽南侨乡,长期漂泊旅居海外的华侨纷纷回乡探亲,他们看到故乡因改革开放发生巨变而欣喜万分。我回家乡亲眼目睹许多这样景况,深受感动并力图表现这感人的生活瞬间,经过反复构思终于从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诗意得到启示,创作《笑问客从何处来》(见32页插图),画上那位两鬓染霜的老华侨手持枴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老榕树依然绿荫蔽地,栉比鳞次的新楼房使他迷路,只好向孙辈女童问路⋯.从崭新角度反映开放国策带来的侨乡巨变。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时,著名诗人遐晖为画配诗:“我从这里去,我寻这里来,山高水转路回还。/我在这里生,我在这里长,梦里夜夜回家乡。/不信听听我的音,我与丫丫是乡亲。重见古榕热泪流,光阴漂白我少年头。/老树岁岁都开花,我却寻不到当年的家。/丫丫请你头里走,让我拽住你的手⋯.”诗与画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画卷的艺术感染力。
1999年前后台湾李登辉大搞“台独”活动。我家乡历史上曾出现一位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所以我构想以郑成功为题材创作历史画来驳斥“台独”分子的谬论。于是不顾炎夏酷暑,我穿梭宁闽间,夜以继日查阅、搜集有关明末清初明代军队、荷兰殖民者、台湾高山族大量资料,殚精竭虑构思,反复推敲多次修改稿子,精心绘制,数易其稿,耗时四个月终于在纪念郑成功诞辰三百七十五周年之际,完成两幅长五米、高二米的大型历史画:《郑成功台湾受降图》(见28页插图)、《台湾同胞载歌载舞欢迎郑成功》(见29页插图)。《郑成功台湾受降图》画面中心是英俊威武的郑成功,高骑白马怒目睥睨荷兰殖民者的形象,上部是英气逼人的郑家军;下部是跪地手举投降书浑身战栗的荷兰总督及其悲哀无奈的下属,形成压阵之势,体现一股中国人必胜的豪情。我以粗犷流畅线条勾勒人物形象,以艳丽鲜明色彩平涂施染,显示一种装饰美感与饱满稳定的构图,使全画具有中国壁画特色,而受观众喜爱。两幅历史画长期陈列在英雄故乡郑成功纪念馆大厅两侧,供各地宾客与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观赏。
我认为画家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如一日清晨我在家乡街头看到农民牵着母牛、小牛沿街现场挤牛奶卖,为防小牛吮奶,主人在小牛嘴上套上竹笼,只见小牛忍饥无奈,似乎眼角有点滴泪痕⋯.我深感莫名怅然。后来我反其意创作了《爱》(见37页插图),画面出现一位健美的惠安少女耕田返家,忘不了给劳累整日的母牛割了一筐青草,而母牛不顾一天辛劳、不顾吃草充饥,却先给小牛犊喂奶,把惠安少女对牛的爱与母牛对小牛的爱,交织成“爱”的诗篇,让观赏者体味到一种温馨亲情,故一位美术评论家说:“这幅画确实是人见人爱。”我画《彝家丰乐园》(见39页插图)也是一次到少数民族地区采风目睹的生动的瞬间,画上乐呵呵的彝族老爷爷抱着小孙孙坐在晒谷场上,看着大孙子耍弄着飞机玩具。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的小孙子想挣脱爷爷大手去和哥哥玩那新奇的玩具,丰收的喜悦、天伦的乐趣,使人感受到贫困的山寨在改革大浪中,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努力地把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美酝酿成一个个真善美的人物形象,期望这些艺术形象能真正净化心灵、陶冶人性。
近年来我为何花大力气探研美术理论?我进画院不久正面临中西文化剧烈冲撞,西方现代绘画涌入,在中国画坛激起“千重浪”,有人高呼“要与国际接轨”、有人大喊“反传统”、有人断言“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一时,我迷茫徘徊、焦躁不安,偶然读到一则轶事:上世纪三十年代傅抱石留日时见日本报刊吹嘘伊势专一朗写的《自顾恺之至荆浩,支那山水画史》为“一扫群言独有君”,似乎中国没有画史,得靠伊氏立史。日本某些人妄大猖狂引起傅抱石气愤,于是,他潜心研究画史,发现伊文错误百出,便撰写《论顾恺之至荆浩之山水画史问题》发表于《东方杂志》,以正确理论纠正了伊文的谬误,压倒伊氏的嚣张气焰,为中国人争了气!这使我领悟到理论的重要性。傅抱石还指出:中国美术“无量数的遗宝,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唯有这些遗宝,中华民族在世界美术上,始值得自豪,值得人家不远万里花长久时间来研究我们的一张纸或是一块石头”。(引自《傅抱石美术文集》97页)这是多么自信、多么自豪的精神气概呀!可见做一个中国画画家首先要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豪的精神!面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要敢于迎接挑战,敢于吸取其长,更有义务捍卫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半个世纪以来我的艺术创作实践使我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绘画理论如蕴玉之山宝藏丰富,如怀珠之海渊深博大。它对中国画创作有着引领与具有决定高低品位的重要作用。回想我创作的每幅作品都是在“外师造化”、“迁得妙想”等中国画论理念导引下完成的。数十年来,我孜孜不倦笔耕,虽然不断有作品问世,出版多种画集、理论文集、连环画、年历,发表大量文章,用画笔服务大众,做了应该做的工作,但自己深感对深奥的中国画艺术的认识、理解仍属浅层,我虽已退休,仍然下决心要在中国画理论方面下功夫,争取对其有更深的领悟。中国画历来强调“有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即臻至妙谛”。这非凡的笔、墨、意源自画家“为学必尽其极”的认真治学精神。历代画坛宗师皆是人品高尚、学识渊博、思维独步的思想家、学问家。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等不仅笔墨精妙,更有论画鸿篇巨著,是画界学习的楷模。这些原因使我这个握笔作画的画家格外重视美术理论的学习与研究,长年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在美术理论园地上耕耘,我撰写的论文集《一画开天》就是多年耕耘结出的果实。我对中国画理论探研大体上向四个方面展开:
(一)对中国画艺术本体理论的探索。我在大学里攻读中国画专业,毕业后较长时间从事国画创作实践,对中国画的文化背景、哲学基石,意、理、法、趣及独特笔墨语言有亲身的认识和体悟。眼下画界多数画家醉心挥毫泼墨,精力多放在探索笔墨表现语言,追求笔精墨妙上,不太关注“理论”;而多数理论家不作画,对画技画法、笔情墨趣缺少亲身的感知体悟,所以我才不自量力在这方面下功夫,并撰写了《论中国画“内美”》、《论中国画程式》等数篇文字。但我自感才疏学浅无力深探博大精深的中国画艺术本体奥秘,我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在这领域继续花功夫研探。
(二)历代中国画家一贯重视把自身的品德、气度、学养、情思、趣味融入一笔一画的时光运行间,凝固在笔墨形象里,欣赏者从这些凝结着画家心灵之象的笔痕墨象中能体察到发自作者心海奔突的激情与无限的精神蕴涵,似乎可隐隐听到画家心谷那徘徊悱恻的吁叹和由衷的呐喊。纵然岁月无情,生命短暂,画家的思想情感总是要随生命终结而消失;但他们的品德、情绪寄寓于画作,却有可能穿透时空传递给后世之人。为此中国画论有“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强调“品格不高,落笔无法”、“笔格高下亦如人品”。总之中国画主张“画品”与“人品”高度统一和艺术首重“人品”的理论。我50年人生艺术旅程:我从南艺毕业到省国画院退休,有许多德艺双馨的画家言传身教对我教导与关心,其恩泽惠润我终生,使我懂得一个画家不仅要有过硬的笔墨功夫,更要注意品德修养与自觉进行灵魂美的熔铸。尤其在当下经济大潮、“拜金主义”诱惑下要能够自觉修炼高尚的人格,抵制金钱侵蚀是最重要的。为此我撰写《中国画画家的灵魂熔铸》、《李可染与“学艺五德”》等文章在美术界提倡画家重视品德素质净化与精神境界升华的良好风气。
(三)若把中国画比喻为夜空银河,每个时代那些具有民族文化精神与创造意识的画家则是一颗颗发光的星,他们耀眼的光华组成银河的璀璨,为此中国画才能生生不息,延绵千秋。这使我把理论研究聚焦在有开拓意识、创造精神的画家身上,二十多年来写了一批对画家的评论文字,现选出其中几位具有艺术影响力的画家深入介绍与评论,意在阐明:凡是意出古今,独树一帜,彪炳于世的国画大师、大家,必定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强、自尊、自信的精神和时代、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英和代表,如李可染、傅抱石、陈之佛等。我从画家的视角对这些画家的生平、艺术特色作为典型“个案”进行较长期深入地专题研究,以资料翔实、分析中肯、评论准确、定位妥帖的要求来撰写论文。我撰写时追求独具己见,文章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体会,推己及人,故能丝丝入扣,言中要津。评论画家艺术成就时注重其背靠的时代与各人不同经历、遭遇进行分析、考察、研究,故能避免千人一面之弊,尽力突出各位画家的闪光点。还运用画品首重人品的品评标准衡量画家及其作品,不局限于某幅画作、某种具体表现技法,力图给读者更多有益的启示。1997年我曾把部分论文结集,以《现代中国画名家研究论集》出版,全书因具学术性、科学性、艺术性、资料性而受到读者好评。
(四)对绘画流派(画派)的系统研究。“画派”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绘画发展的产物,其产生、发展依赖着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地域等多方面背景,故“画派”界定应有一定依据条件:(1)画派由一群具有共同的民族意识、文化传统、美学渊源与相近艺术理想、观念、主张、审美追求的画家组成。(2)画派有堪称开宗立派的优秀画家充当“旗手”,带领一班骨干画家,形成众星拱月的艺术群体。(3)画派中的画家以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作品阐释着共同的艺术宣言。(4)同时代的一些相近里籍的画家集居发达地区,长期相互切磋,交流艺术并形成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风貌。(5)画派由一些共同师承与相近艺术风格、表现形式、表现技法的画家组成。但必须避免把“画派”当做一种世代相传的族谱系统,因为“在人类艺术史上不存在任何超越具体的时空规范并历久不衰的艺术流派”。遵循这些准则我撰写了专著《岭南画派》、《岭南画派研究》(韩国出版)与《论新金陵画派》论文,深信对“画派”研究将会有助于美术史建设、中外艺术交流和繁荣中国画创作。
回首半个世纪艺术旅程,我除了作画就是写文章。我求学时对美术理论课格外关注,学习非常认真,曾受老师俞剑华、林树中的表扬。后来任《雨花》刊物美术编辑更离不开读文审稿。八十年代初受聘任华侨大学艺术系副主任,常为学生讲授美术史。此后在江苏省国画院理论研究室当副主任更加使我与美术理论缘分难断。经过美术界“85思潮”后,我更加重视中外美术思潮的研究,更加关注美术理论方面新动向与新成果,还经常应邀参加各类大小型美术研讨会以取得尽可能多的艺术信息。平时阅读美术理论书籍、报刊成了我的生活日课,做笔记、制卡片、找资料、勤学多思,伏案撰文也成了我的习惯。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写的文章竟也成堆,发表于报刊也日多。近日我拟选出其中部分文章结集成书,由于是以“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的中国画理论为主要内容,故取名《一画开天》。其意源自《石涛画语录》:“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这“一画”乃是一根通贯宇宙——人生——艺术生命力运动之线,“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法于何立,立于一画。”可见,“一画”是字画先有之根本。是书画的基本功、是书画不二法门。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说:“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了万象之美。”故我选此为书名。
中国绘画源于五千年前峭壁山岩壁画。两千年前出现绘于绢素观赏性绘画,此后历朝涌现出无数照耀古今的杰出画家与啸傲一时的画派。他们独特创造、各立一帜,使画坛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并与时俱进不断出新,形成反映中华民族独有的宇宙观、哲学观、艺术观、审美观和融合诗书画印独特艺术表现语言的绘画传统,其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在人类美术花园中是独一无二的一株奇葩。每当我观赏历代传世精美画卷或阅读历朝留下画论,总会惊叹历代画家无限艺术创造力、被他们丰富的洞察力、想象力、表现力所慑服。中国画确实是宝藏丰富的蕴玉之山、渊深博大的怀珠之海。我虽然有五十多年艺术求索历程,七年美术院校系统地绘画基本功训练与数十年笔墨耕耘,但手下的画作与中国画精品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与历朝留下的传世经典作品更难相比,可以说我尚未步入中国画创作的“自由王国”。我如今只是执毛笔作画的画家,自知学识浅薄,“爬格子”撰文立论确是力不从心。总之,难以在中国画天地“攀山采玉,下海探珠”,但我终生热爱中国画艺术,怀着殉道精神愿作活到老、学到老的“白发学童”,一步一脚印跋涉在对中国文化、中国画艺术的求索道上。
2013年5月9日于南京春天家园 责任编辑: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