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争鸣评论 > 艺海拾贝 >

我画《前夜》



1998-01-01来源:江苏省国画院

贺成

一幅好的人物画作品必须有好的构思,必须要有灵魂和思想,必须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完美统一。诗歌有诗眼,绘画有画魂,这个魂魄就是看了某些作品让你心跳加速、激动不已,无法言状的地方。越是主旋律的革命题材,绘画越要具有艺术性,只有完美的艺术才能事半功倍地说服观众,使观众心悦诚服地成为你的知音。当前,愿意画重大的革命题材的人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是太难了,难就难在主题的选定和艺术品位的提高。这类作品不能是政治的说教,也不是单纯的笔墨符号和“红、光、亮”的拙劣伎俩。这几年我试图以娴熟、轻松的笔墨,较完美的艺术形式来解决现实题材的绘画课题。我作为专业画家“使命感”不全有,“责任心”还是强的,我试以战争题材为突破口,画了《马背上的歌》、《青青河边草》及现在的《前夜》。这一组画都是描写正义战争的,把饱蘸浓墨的画笔对准人民子弟兵和老百姓:画面总伴有戎装、战马、布衣等,力求使这些原件组合成雄浑的和谐的交响,把人物画探索道路上的许多烦恼逐一解开。诸如:写意人物画不善表现群体人物。现代服饰妨碍笔墨的施展、人物性格的刻画,及点、线、墨色的处理等问题。当然每画到具体一张画时又会碰到许多新问题,现就《前夜》的创作谈点体会。

内容的突破,《前夜》是表现解放战争的老题材。我于70年代曾跑遍了淮海战场的遗址,对党中央、毛主席就整个淮海战场的部署以及刘、邓、陈、粟大军的作战路线有些了解,今年恰逢淮海战役胜利五十周年。去年冬天我就开始酝酿此类题材,开始的草图为《追歼路上》,后改为《东进》,从草稿上看很不理想,像某战役的插画,缺乏单幅画的艺术魅力。原因是太受具体战役的局限,没有从淮海战役中跳出来,为此我苦思冥想,夜不能寐......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大捷,中原逐鹿,旗卷风狂,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吹响了,曾几何时,蒋家王朝土崩瓦解。五十年过去,人世沧桑,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先后而去。他们的功绩却名垂青史,流芳千古。刘邓大军在革命胜利的前夜,还昼夜兼程,鏖战远征。“前夜”的名字呼之欲出,我激动心喜。从《追歼路上》—《东进》—《前夜》,这三个名字不仅是题目的更换,更是意境的升华、内容的突破。《前夜》的名字,境界扩大了,蕴涵丰厚了,它摆脱了照片资料等图解式的束缚。把战争题材绘画从残酷的史实中解脱出来,赋予时代感,赋予革命的豪情。一句话:现在要画的革命史实画必须要高屋建瓴,要提炼、概括、升华,要具备抒情性,内容是第一位的。题材确定后艺术形式则是关键的,有好的内容,没有好的艺术形式,内容等于零,形式可反作用于内容;这时候,笔墨技巧则是决定性的了。

形式的升华首先在构图上,要改掉前两次草图的平、碎的毛病。为了加强力度、张力和画面的感染力。我采取了三个办法:

(一)大胆取舍,删去次要人物,突出刘、邓,强调主要一组军民的形象。改横式为方式构图。突出、强调画中几条若隐若现的框架线。构图组成向前冲的山形,以增加势感。

(二)强调整体,去掉许多零碎的空间和缺口,把人物组合更集中,拉大人与马之间的黑白反差,增强了对比。

(三)增强形式感,让画面上站立的人、枪、梯等组成几条分割式构图的竖线,增强了竖中求垂的形式美。既然题目为《前夜》,就要画出夜晚的气氛,用墨和用线就是关键,我采取新鲜墨和宿墨结合使用的方法,使主要人物既突出,又能渲染出夜雾之感。那斑驳沉淀的宿墨能衬出遥远的历史感,军民形象的刻画,枪支、弹药的描绘也促成了画面凝重和笔墨的依托。用线的轻、重、松、弛也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使这幅画取得一定的效果。由于时间仓促,这幅画还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再画一遍,许多问题会得到进一步解决,效果会更理想些。

(原文载1998年12期《美术观察》)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贺成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21-03-02 13:03
上一篇:残雪的启示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