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4来源:中国美协 |
一提起中国美术作品,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古雅的水墨卷轴以及闲适的山水、花鸟等画题。然而近年来,走出国门的中国美术展已经悄然“换脸”。日前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呈现出一派全新风貌。 在赫尔辛基市中心的芬兰大厦一层展厅内,40件来自中国的作品有序陈列,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漆画、综合材料画等不同门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陶勤说:“别看只有40幅作品,差不多所有绘画种类都涵盖了。”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陶勤对每一件作品如数家珍:“黑色背景下金碧辉煌的大树貌似枝繁叶茂,仔细看会发现原来是一根根一次性筷子捆扎而成,孤立在黑色干裂的大地上。”“这幅是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大泼彩泼出背景山势,然后用集成电路板、电线、铁钉组合成工厂和市政建筑,把自然灾害的瞬间定格为墓志铭式的警示。”“这个作品将三维立体和二维平面相结合,把中国传统食物油条装在法国餐包袋中,上面涂有西餐的奶油,表现东西方文化交融,该作品去年在日本获得大奖,有芬兰观众说‘一定要去中国,吃这种油条’”……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芬兰观众一进门就被作品所吸引,往往在一幅画或一件雕塑前驻足良久,有些人还会围绕一件展品持续讨论。芬兰画家塔皮奥·尼瑟宁告诉记者,他最喜爱的作品是描绘秦俑守卫国门的《中华卫士》,因为画面充满了力量。一位芬兰女士则对雕塑《麦当劳-CHINA》很感兴趣。她说,把麦当劳的标志画得这么好看,“麦当劳肯定很开心”。 陶勤介绍说,这幅《中华卫士》去年在丹麦巡展时,也引起关注。兵马俑是世界熟知的中国历史文化符号,是力量和忠诚的象征。“因为兵马俑大家都很熟,油画技法也是西方人所熟悉的”。而《麦当劳-CHINA》是用中国传统陶瓷材料为媒介,把经典的青花纹样描绘在西方著名商标上,显示东方与西方、古代与当代文化的对话和融合。 陶勤告诉记者,以往中国美术作品走出国门,大都是梅兰竹菊等,但这次的形式、内容、题材都相当丰富,作品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诠释,很有看头。“既有历史记忆,也有现实关照;既有都市景观,也有民族风情,可以以小见大。美术作品真正成了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 陶勤表示,近年来中国美协摆脱了出国办展临时征集作品的做法,而是以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作品为基础,拥有一批相对固定的精品佳作,从中再筛选适合外国观众欣赏的作品。“能入围这个阵营的每一位艺术家都是非常优秀的”。 与此同时,国外受众也已从以前认知、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如今思考、理解当代中国现象。陶勤认为,出国办展要让美术作品亲近大众,而不是高高在上迎合小众。“中国当代艺术意识到艺术担当的重要性,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关注中国,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引起共鸣”。 这次美术展是“感知中国·芬兰行”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世界行”品牌自去年首访丹麦后,再度登临北欧国家展示和交流。在6月底到7月初的短短5天内,吸引了逾千名观众到场。陶勤说,接下来这批作品还要送往英国和格鲁吉亚展出。
( 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李骥志 ) 责任编辑:王洁 |